top of page

仿生行道樹

Boston Treepods

對抗全球暖化的方法中,種樹一直是較為環保的辦法,不過,有效減碳必須是建立在當種植樹木的數量龐大的時候。在現代城市中,道路往往與樹木爭地,因此造成樹木建造的範圍減少,甚至被低減碳效率的花草樹叢取代。同時,樹木也常常因為扎根不穩而倒塌,因此出現政府顧慮行人安全而乾脆不種樹的情況發生。

年前,波士頓一項名為 Treepods Iniative 的計畫找到了兩位設計師 Mario Caceres 和 Christian Aof 設計仿生行道樹 Treepod 以提供遮蔭又能吸收二氧化碳,其中主要放置標的為城市中土壤深度太淺的地區。主持此計畫的機構之一 Shift Boston ​之負責人 Kimberly Poliquin,初步估計一棵 Treepod 的建造費用約莫350,000美元,而在不久的未來價格會再下調。同時,她期望在一兩年內設計出 Treepod 的原型。(另一個主持此項計畫的機構為 Influx Studio)、

"Trees can't absorb enough of the carbon dioxide humanity is throwing at them unless we turn every inch of available land into a dense forest" Christophe Jospe 認為。

Treepod 遮蔭範圍示意圖

了提供較佳的視覺效果,仿生行道樹 Treepod 的外型設計靈感取自於龍血樹(Dragon Blood Tree)。這種遠古外型的植物生長在無生氣的乾燥氣候中。牠們如傘的延伸狀樹枝提供了樹木底下廣大的遮蔭。Influx Studio 的團隊正是看上了龍血樹的這項特色而選擇以之為仿生對象。他們需求植物龐大的葉冠來提供 Treepod 太陽能板足夠的照光範圍。

靈感故事

此利用機器捕捉二氧化碳的靈感源自於哥倫比亞大學附屬機構 Lenfest 永續能源中心的主任 Klaus Lackner 博士。他從她女兒八年級時競賽的得獎作品中得到靈感,發想出一種可以抽出二氧化碳的機器。她女兒的設計證明利用魚缸用抽氧機和一顆電池就可以從空氣中抽離二氧化碳。而後,Influx Studio 借鑒了他的發想,進而有了 Treepod 的設計。

個年輕的法國團隊透過不斷的測試與出錯中發現,太陽能的效率並不如動力驅動產生的能源,因此他們得出結論—在仿生樹的周遭建立讓人們可以互動的設施。他們想到的是公園常見的遊樂設施—蹺蹺板和吊床。這種可以不停搖動的設施能創造風力,進而吹動附近的仿生樹產生能源並吸收二氧化碳。他們還要把仿生樹放在一起,因為如此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益。最終,這會成為一座座小,但是親切的都市公園。

"The Initiative doesn’t seek to replace natural trees, but to embody and artificially enhance the most importan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trees: the capacity to take the CO2 and release clean air."  – Best Climate Practices

更多資料
關於這項仿生應用非常不推薦不推薦普通推薦非常推薦關於這項仿生應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