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0

​沐霧甲蟲集水器

Dew Bank

氣中蘊含著近15萬億升水,但世界各地的人們依然面臨著缺水的困境。科學家們數十年來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這一尚未開發的資源,並取得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突破。美國一家名為NBD Nano的先創公司,受到納米比亞沙漠的沐霧甲蟲的啟發,研發出一種可自動蓄水的水壺原型Dew Bank,並希望最快於2014年將產品推向市場。

dew_bank.jpg

關於Dew Bank

Dew Bank主要由南韓的Kitae Pak所設計,其粗糙的外型仿造了沐霧甲蟲的外骨骼溝槽結構。當沙漠晨間的霧氣接觸到相對較冷的不鏽鋼圓型拱頂時,瓶身就凝結小水滴並沿著溝槽流入環繞水壺的隙縫之中。Dew Bank的功能多樣,除了儲水之外,其背面的凹型設計還能讓窮困地區人民當成盛水的器具。Kitae Pak聲稱其收集到的水量足夠人們狠狠地喝水解渴。Dew Bank在2010 IDEA Design Awards獲得銅牌的殊榮。

Dew Bank 介紹

關於納米布沙漠甲蟲

desert-09.jpg

米布沙漠甲蟲(Namib Desert beetle),又被稱為沐霧甲蟲,屬於鞘翅目擬步行蟲科,包括Onymacris laeviceps、O. unguicularis、Physasterna cribripes、Stenocara gracilipes等數種,生活於非洲西南海岸納米布沙漠,演化出在乾旱地區從潮濕空氣中獲取水分的特殊本領。以體長約1.5公分的P. cribripes為例,稱為「翅鞘」的特化堅硬前翅就像一個充滿許多不對稱圓凸的殼,覆蓋後翅和腹部,每個圓凸直徑約0.5mm,高約0.4mm,頂端具親水性;各圓凸間距約0.5~1.5mm,圓凸間的斜坡和低谷覆蓋一層疏水性蠟質。

家地理雜誌將這種甲蟲稱為沙漠中的「百戰天龍」。其殼像是一個覆蓋隆起物的盔甲,各個隆起的頂端是親水性的(這意味著它可吸水),而隆起之間的斜坡和低谷則是疏水性的,(這意味著它們可排斥水)。

沐霧甲蟲飲水照

beetle-666x333.jpg

圖片來源:https://www.u4get.com/2016/01/25/香港結霜大混亂?-美科學家研防結霜物料/

於非洲西南海岸的納米布沙漠,其最高溫度可達60℃以上,每年的降雨量不到13毫米。為了解渴,牠們得從空氣中汲取相當於自身重量12%的水分。

棲地充滿霧氣或因日夜溫差可能結露時,沙漠甲蟲會爬上沙丘,利用一種特稱為「沐霧」(fog-basking)的行為攝取水分,身體以45度角對準風向、曝露於濕氣中,約十分鐘翅鞘表面就會形成直徑約1-40μm的微水滴,順著疏水性斜坡向下、經過胸部和頭部而滾滑到口中,科學家認為甲蟲的翅鞘表面結構結合此行為模式才能有效從空氣中集水。

dew_bank_beetle.jpg

​沐霧甲蟲集霧原理介紹

​沐霧甲蟲收集露水影片

關於這項仿生應用非常不推薦不推薦普通推薦非常推薦關於這項仿生應用
bottom of page